教学科研 INDEX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学院活力提升年】leyu乐鱼平台(中国)集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举办首届国家级青年人才论坛

来源: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3-12-06 点击:

(本网讯)12月4日,“leyu乐鱼平台(中国)集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首届国家级青年人才论坛”正式启动。

新能源材料作为新材料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之一,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力量。论坛旨在共同探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新进展与创新,瞄准新能源材料重大突破,聚焦新能源材料的前沿技术,更好地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论坛邀请了国际知名编辑、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青、国家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千人等十余人,分享了七个关于新能源材料领域方面的主题报告。上半场论坛报告人为清华大学杰青王定胜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江学者吴宇恩教授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李宝华教授。

王定胜围绕“金属纳米、团簇、单原子催化原理”这一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做了题为“原子尺度精准合成”的学术报告。王定胜团队基于先进的合成技术和表征手段,揭示了从纳米晶、团簇到单原子不同尺度的催化本质,并发展了系列合成方法学,实现了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团簇、单原子材料的精准合成。

探索电催化反应如何影响和调控其周围环境为电催化技术开辟了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并促进了跨学科的交叉合作。以此为背景,吴宇恩做了题为“电化学调控:聚焦反应器之外”的学术报告。吴宇恩团队采用一种全新的研究策略,从应用的实际需求出发,全面考虑从电化学机制到反应器设计的所有方面,确保这些电化学过程能够与其应用环境紧密结合,实现高效的环境参数调控。这种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方法,通过目标驱动的策略来优化研究重点,实现了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高效的环境控制。

李宝华以科技共享平台将是未来支撑优秀人才培养和科技快速发展的创新载体为切入点,做了题为“电池材料研究平台与高性能二次电池电解质研究”的学术报告。李宝华团队积极探索科研服务平台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径。现如今,材料与器件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也成为了一种“模式”和“示范”,广受区域内、行业内的好评和认可。同时,李宝华团队也通过探索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化学反应,提出了多种可以更好的改善金属锂电池电化学反应的电解液,对进一步开发高性能金属锂电池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下半场报告人为武汉理工大学国家青年拔尖人才何大平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青林岳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青郑旭升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千王功名教授。

何大平做了题为“宏观石墨烯材料在新能源与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探索”的学术报告。鉴于单层或少层石墨烯粉体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基于石墨烯的宏观薄膜以其在宏观状态下表现出的优异导电、导热和可弯折等特性成为新一代电子器件材料。何大平团队通过对石墨烯基宏观薄膜导电性的精确调控,明确了石墨烯微观结构与其宏观导电导热性能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石墨烯薄膜的导电率进一步提高到金属数量级,导热率达金属铜的4倍及以上。这种具有超高导电率的石墨烯薄膜材料有望突破传统金属材料的限制,开发出兼顾材料优势与电磁特性新能源与电子器件。

揭示材料生长机理对于设计合成高性能催化剂至关重要。针对该问题,林岳做了题为“能源材料生长的原位电镜研究”的学术报告。林岳团队通过使用原位球差电镜研究了结晶材料的原位生长和单原子材料的原位生长过程,揭示了金属纳米材料体系的成核与生长机制,并调控得到了多个亚稳相。此外,林岳团队还研究了Pt基催化剂的烧结机制,提出了硫锚定策略,该策略可用于指导制备高载量单原子和46种超小金属间化合物。在单原子生长机制方面,林岳团队通过调控奥斯瓦尔德机制制备了多种单原子,发展出了热打印单原子的方法,并利用原位电镜研究了热打印单原子的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单原子和结晶材料的生长机制并调控制备具有指导意义。

郑旭升做了题为“同步辐射X射线原位谱学技术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的学术报告。郑旭升团队依托合肥光源光电子能谱线站,建立了同步辐射原位软X射线吸收谱(sXAS)、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SRPES)、真空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及红外光谱(IR)等多谱学联用的综合性研究平台,研制了原位高温高压、协同光照等原位装置,实现对光场、热场、气氛、压力等不同反应状态的模拟。此外,郑旭升团队还利用开发的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技术,探测了光催化体系中光生电子转移行为、金属位点结构演化和小分子转化路径等微观动态过程,凝练了光催化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新型高效光能转换材料的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能源材料如半导体光电催化材料、储能材料、电催化材料等, 在应用过程中表界面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关键场所,也是影响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深入理解表界面化学反应的内在机理以及限制因素,并设计合理的表面功能化方法,有助于实现从本质上对能源材料性能的调控和提升。针对以上问题,王功名做了题为“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和膜电极”的学术报告。王功名团队发展了一系列的表面功能化方法,如表面缺陷调控、轨道调控、元素掺杂、异质结设计、表面保护、以及界面工程等,并系统研究了其在电解水催化材料中的关键作用。此外,王功名还详细的介绍了其课题组近期在电解水催化剂能带结构调控和膜电极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论坛开始前,来访专家参观了新能源研究院相关实验室。

文:亢蓉  图:刘佳  审核:刘佳  编辑:杨笑